這是第二次遇見師婆了。第一次是在2009年9月時,黃錦銘師公於韓國舉辦的第一次研討會,如今相隔三年多,師婆及Ken與Brice兩個兒子,強忍喪父之痛,一肩扛起師公生前遺願,繼續傳達師公四十多年來於截拳道技術及推廣上的精神,這一次的會面,著實是一個難得的經驗!
目前分類:總館成員心得漫談 (6)
- Mar 22 Thu 2012 17:52
第二屆黃錦銘截拳道韓國研討會回憶錄(二)
這是第二次遇見師婆了。第一次是在2009年9月時,黃錦銘師公於韓國舉辦的第一次研討會,如今相隔三年多,師婆及Ken與Brice兩個兒子,強忍喪父之痛,一肩扛起師公生前遺願,繼續傳達師公四十多年來於截拳道技術及推廣上的精神,這一次的會面,著實是一個難得的經驗!
- Mar 20 Tue 2012 11:41
第二屆黃錦銘截拳道韓國研討會回憶錄(一)
作者:羅仲豪(現任高拔華截拳道教練/香港振藩截拳道二級/香港振藩截拳道實習教練)
2012年3月17、18兩日,黃錦銘截拳道韓國金鍾鶴館長在江南舉辦「第二度黃錦銘師截拳道研討會」。黃錦銘師公之妻,黃錦銘截拳道委員會現任會長師婆林錦愛女士與其兩位公子Ken和Brice,應邀赴韓國做為本次研討會的觀禮貴賓。
- Aug 14 Fri 2009 08:39
李小龍與截拳道的真實?
嚴謹的研究方法是採多個面向進行的,一是要確定出研究對象發源與結束的歷時,二是要探索研究對象在這段時間軸中的發展,三要比較研究對象的發源契機,四要歸納研究對象對後續的影響,透過這四個基本的面向的整合研究,統整還原出研究對象的真實面貌,發源、發展、影響、歷時,這些就是該事物是曾存在或仍存續在這個世界的【實質性】資料。
研究截拳道的方法不外乎如此,我們必須要找出截拳道發源至今的歷時,探索截拳道在歷時中逐步發展的脈絡,研究令截拳道發源的契機,歸納截拳道的後續演進(因為截拳道的歷時尚未結束)及對學習者的啟發,以及受啟發的學習者對截拳道發展的反饋,而發掘截拳道發源、發展、歷時、影響的關鍵點就在於其創造者---李小龍身上,將李小龍生平的武術歷史做為經緯,以李小龍初期、中期、晚期的武術演進、逐步演進的武術對弟子帶來的影響,以及弟子對李小龍武術系統的反饋,在李小龍本身與李小龍弟子間做分析比較,我們才能夠比較完整地統整出截拳道的理論與技術等【實質性】資料;
上述的方法是比較嚴謹、比較負責任的研究方法與態度,在台灣也有許多李小龍/截拳道的愛好者展開相關的研究與成果分享,不過由於這種研究方式為求結果的接近真實,對研究中所蒐集的各項資料之完整性、順序性及根據性特別講究,往往要在資料的反覆蒐集與判讀上投入大量的時間,也因而耗時費力,不甚容易,常常投入與收穫難成正比,故能堅持此道者少也,相反的,有些研究者特立獨行,另闢蹊徑,其研究方式脫離了李小龍武術歷史經緯,撇開了李小龍初期、中期、晚期的武術演進、無視於逐步演進的武術對李小龍弟子帶來的影響,以及弟子對李小龍武術系統的反饋,忽略相關資料的完整性、順序性及根據性,將研究面向單純又片面地導入【自我對截拳道闡述】的唯一面向做歸納分析,於是乎,李小龍所為之事、所成之言、所著之作,在這類人的自我闡述下,完全沒有了前因後果、先後始末,被拆解個支離破碎,變成像點綴或包裝紙一般,被引用在這類人自我闡述式截拳道文章的開頭或結尾,好用來替【自我闡述出的截拳道理論或技術】背書,好強調他們所謂的理論與技術才是李小龍截拳道的真義,我覺得這類人的研究方式就如同在考證出土文物時,跳過從文物的材質、用料等反應測試分析驗證其對應時代,而直接藉其外在型制、手路、風格下結論一樣的毫不嚴謹,缺乏根據,但是這類人特別喜好將許多空泛、籠統的概念套入李小龍被支解後的文字內,大談所謂廣博的李小龍武術思維、高深的截拳道理論與技術,讓人對李小龍與截拳道產生美麗的誤解,這種感覺就好像一個文物掮客不斷鼓吹某幅文人的字畫的意境與內涵有多高,卻未考證過那幅字畫是否出自該文人之手一樣本末倒置;
但是,當有人欲質疑這類人用以自我闡述的依據之根據性與證據性時,這類人會說是否有根據、有證據不是重點;當有人欲探求這類人所闡述的理論或技術與截拳道之切合性與差異性時,這類人會說拘泥於訓練方式與招式是低層次的;當有人欲實證這類人所謂的截拳道之實用性與實戰性時,這類人會說只曉得以力雄人的心態是修養差的,他人向這類人所闡述的截拳道所提出的一切質疑,對這類人而言都只是對名稱、階級、名利、正統與否的吹毛求疵、鑽牛角尖,這類人自認為重視截拳道的實質,並對自己的功力有信心把握,但他們所謂的真實,卻從頭至尾都處於一種自我的闡述,未曾經過客觀的、公正的考證與分析,可這類人卻從自我闡述出的理論與技術立基點出發,去認定其他截拳道研究者對【實質】體悟的層次高低;用自我腦內格鬥的結果去判斷他人武術的功力強弱;用自我大而化之的心性去批判他人修養的好壞;用自我似是而非的態度去曲解他人實事求是的精神,這類人先忽略了李小龍與截拳道有根據的資料,再將其他願意研究有根據的資料的人扣上低層次、鑽牛角尖的帽子,再回過頭用支解的李小龍文句包裝自我闡述的理論與技術,然後以高深莫測、超然物外的口吻向眾人陳述什麼才是截拳道的實質,而許多人也對其所言津津樂道、深信不疑,面對如此研究邏輯,如斯人群反應,我喟嘆...李小龍,多少人假汝之言對截拳道行名存實亡之謬誤闡述,汝之成就與截拳道對近代武術的影響,現今反倒淪為人們爭相利用謬誤闡述誤導世人的原罪。
- Aug 03 Mon 2009 08:39
原始截拳道還是截拳道概念?
某日李小龍及伊魯山度在開車途中,討論到武術搏擊及西洋劍的相關技術。李小龍那時說道,在西洋劍中最有效率的反擊方式就是截擊“stop-hit”!!是一種將防守及反擊全都集中在一個動作的方式,也就是說當對手進攻一瞬,我瞬間突進刺擊來截擊對手的攻擊。此種方式的特點是在對手進攻的中途便將其截擊,使其攻勢無法完成,故此方式成為所有反擊技術中最為有效率的方法!
李小龍接著說,我想將這種擊劍方式加以應用至拳術之中,並稱其為停止拳擊之法“the stopping fist style”,或是攔截拳擊之法“the intercepting fist style”。於是伊魯山度問到,如果將這種停止、攔截拳擊的拳術翻譯成中文,那該怎麼說呢?李小龍回答道:「截拳道“Jeet Kune Do”!! 」
這段李小龍與伊魯山度的知名對話,是截拳道這個名稱首創時的重要紀錄內容,伊魯山度當然也參與了這個歷史性的一刻。之後伊魯山度成為李小龍一位重要的教學助教及弟子,並在李小龍去世後,以”截拳道概念”作為教學之核心應用主軸,並融合至少26種武術來闡發其個人武術思想。
相較於這位在李小龍身後開始推行”截拳道概念”的這位知名弟子而言,李在世時的後期弟子黃錦銘,現在就以大家所稱之的”原始截拳道”於世界各地授課講習。只是黃錦銘師父本人並不滿意”原始截拳道”之翻譯或是英文的名稱,根據陸地所著之文章,黃錦銘師父本人教授之技術為”振藩截拳道”,也就是李小龍當初原汁原味的原本技術,若是真要用一個名稱來與概念派作區別,則應該以”原本截拳道”稱之!因為人原本就具有打鬥的本能,而如何完全的運用四肢,並使其發揮至完美,便是截拳道之精神,也符合李小龍原初欲將招式簡化至簡單、直接之搏擊拳理,但是現今,此精神已被一再挪用與被挪用,凡是任何與此精神原則有共通處的武術技術,就被稱作截拳道。
可是如果讓我們回到這篇文章的最前端一看究竟,發現了什麼嗎?沒錯!!當年李小龍所關注、欲加以應用的技術不是空手道中的正拳逆擊,也不是拳擊的刺拳,更不是詠春的日字衝拳,而是取自於西洋劍中的截擊!所以顯然李小龍是根據此法演化出他搏擊的中心思想,對於此點,身為當初對話一方的伊魯山度知情,許多李小龍的弟子也知道,黃錦銘師父當然更瞭解李小龍後期武學的發現。而且在長達五年多以不下122次的私人訓練與陪練中,及在李小龍所著的五本”李小龍技擊術”中,只有他本人及伊魯山度與李小龍共同拍製了書中的動作示範照片,書中除了記載李小龍最初從西洋劍所體悟到的截擊概念外,也記載了李小龍始於1967年之第三階段所練習及研發的搏擊方法,包括了的拳腿動作及步法,構成了截拳道技術的核心部分,該系列書今日也成為截拳道之技術及源頭的重要參考資料。
所以,截拳道是個概念嗎?顯然不是。那到底是原始截拳道還是截拳道概念呢?追溯李小龍原初之想法,他可從未想要用概念來整體詮釋他的武學!!若截拳道真只是概念,那他後期的努力及拳理應證時所用的技術,豈不是白費了?今李小龍還在世的話,原始及概念之爭可想而知會被他嚴詞抨擊!!而原始截拳道一說,又是眾人為了區隔概念一派而發明的一種名稱,並聲稱以黃錦銘師父為代表。可是黃錦銘師父本人也已經表明”原始”之稱實非他本意!所以以上種種似乎也證實,截拳道詮釋過程中的解讀問題實屬困難,雖然困難,但也絕非不可解!!若是大家已經知道事實,還繼續用不甚理想的詮釋方式來解讀截拳道,豈不是得要大家大聲悲呼“詮釋,詮釋,多少人假汝之名以亂世”呢?所以是否得讓我們仔細想想,該是時候”還以真理,還以公道”了吧!!
參考資料:
梁敏滔(1999).東方格鬥術大觀.台北:五洲出版有限公司
Lee, Bruce. (1975). Tao of Jeet Kune Do. California: Ohara Publications.
Lee, Bruce & M. Uyehara (1977). 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 Vol. 1-4. California: Ohara Publications.
Thomas, Bruce. (1994). Bruce Lee: Fighting Spirit. London: Pan Books.
- Apr 03 Fri 2009 03:33
截拳道的基石---警戒式
西洋劍和拳擊兩種武術都是著重雙腳的運用,雙腿就如彈簧保持著適當的彈性,利用雙腳發力推進身體快速的移動、躍進、大跨步以製造強大的動能,或者改變方向以變換打擊位置、閃躲敵招等等。這樣的下盤,是非常具有機動性的,我們在西洋劍比賽中,可以看到劍者能夠不斷的躍動變換距離,甚至從遠距離躍進突擊;
在拳擊比賽中,我們可以看到拳手有協調的躍動,配合步法快速打擊,變換位置,發動組合拳等等。 而原本截拳道吸收了兩者長於移動的這項特點,將之融會統整並賦予於警戒式之中,所以警戒式下盤的標準架構概為:
1.前腳腳跟與後腳足弓呈垂直,前腳向前跨出約一步半(雙腳間距稍微大於肩寬),前腳腳尖向內彎約30度,使前腳腳尖與後腳足弓列於同一平行線上;
2.雙膝微屈,並感覺向內夾,使下盤(兩腳)由大腿至足部之間形成一股可相互牽引、配合的內聚力(Samill Phasic Bent-Knee );
3.後腳跟墊起約15度,最後檢查前、後兩腳尖所夾的角度不得超過90度,以免破壞下盤的內聚力。 達成前述標準所形成的警戒式下盤,可由任一腳的腳尖與另一腳腳尖、腳跟為三點,形成一個大面積的三角形構面,所以得保持最佳的穩定性及平衡性;
雙膝微屈可保持住一種彈性的律動感,下盤的內聚力則可讓雙腳相互牽引,使雙腳在方向的變換中彼此配合,保持最大的機動性,而且屈膝相對而言也是將重心降低,有助於提升穩定性與平衡性,加上利用後腳那墊起的腳跟,這腳跟便如同西洋劍大師Aldo Nadi所強調,由於其微微墊起而形成一個類似於活塞、彈簧的結構,所以便能藉由它對地面的推進,使地面給予我們反作用力,進而由腳跟傳導至小腿、膝蓋、大腿、臀部、軀幹,使我們整體的各部分能夠藉這股反作用力動態銜接,整合出一個強大的動態力量,幫住我們去完成一個或連串的動作。
是以,警戒式的下盤結構能夠兼顧穩定性、平衡性、機動性以及突擊性,讓這四種性質能夠以較佳的配比存在於警戒式之中,避免掉許多因不正確姿勢所造成的結構失衡狀態,例如:
1.雙腳處於兩條平行線上,雖然加大了站姿的構面、增加的穩定性,可是雙腳卻因為橫向間距加大而破壞了機動性;
2.雙腳(腳尖、腳跟)處於同一條線上,雖然加強了彼此的連動性,但是卻大幅縮小了站姿的構面,減低了穩定性。
3.雙腳前後間距加大,重心降低以加強穩定性與平衡性,但是卻犧牲了機動性;
4.雙腳前後間距縮小,重心升高以提升機動性,但是卻犧牲了穩定性與平衡性。
5.後腳腳跟平貼於地面,整個體勢缺乏了可瞬間產生大量動能的結構;
6.後腳跟過度翹起,加速排腸肌的疲勞累積。
在警戒式的上身結構部分:由於人體的重心位於軀幹的中心軸線上,而練武者的通常知識都曉得,人體許多可造成嚴重或致命的要害大部分都集中於這條中心軸線上,例如包括眼睛、鼻梁、人中、下顎、心窩、下陰,所以當這條中心軸線被侵犯時,不但意味著重心的被破壞,還表示人體極有可能因這些主要要害受擊而蒙受嚴重的損害,所以,為了在搏戰中能給予這些主要要害應有的保護,警戒式的上身結構做了以下的設定:
將慣用手(強手)的那側肩膀轉而面向前方(身體側轉約45度),下頷貼近頸部而視線保持水平,含胸拔背但不過度繃緊,前鋒手拳頭朝向前方、手肘緊貼側肋,前鋒手盡量與攻擊線貼近,使兩者能夠維持在同一平行線上,後護手拳頭則貼在臉側與下頷旁,手肘則緊貼另一側肋骨,在這樣的姿勢下,大部分的主要要害都比次要目標距離對手要遠,且受到應有的屏障,或者藏於自己的攻擊武器之後,因此,獲得了較佳的保護性;
由警戒式正面觀之,身體的側轉收窄了身體被攻擊的範圍,同時讓中線以及中線上的主要要害離開對手的攻擊線,是以降低正面受擊的可能,且身體的兩側亦受到前鋒手與後護手的遮蔽;
由警戒式左側觀之,下頷與頸部受到後護手拳頭的保護,肋骨的側邊受到後護手手肘的屏障,上身的左半部都在後護手應有位置的防護之下;
由警戒式右側觀之,肋骨的側面亦受到前鋒手手肘的屏障,且如果要攻擊上身的右半部,必須先處理我方前鋒手的阻擊;
所以,在警戒式的上身架構設定下,除了給予主要要害應有的保護外,作為攻擊主力的前鋒手係朝正面,所以能夠直接對著目標發動攻勢;含胸拔背則除拉開主要要害與對手攻擊武器的距離,在攻擊的層面上也加大了肢體可伸展的裕度,若肢體協調得當,則可提高打擊力度與速度。
如果仔細觀察警戒式整體的架構,可發現在前腳與後脚間,前腳尖與後脚弓同列於一條直線之上,且前鋒手正好位於該條直線的上方,這條虛擬出來的直線對於警戒式有很大的輔助效用,我們稱之為攻擊線(Attack Line),不同於其他功夫講究守中用中、搶中佔中的中線理論,截拳道利用攻擊線做為攻擊的瞄準線與發力的軌道線,當手從攻擊線上發出且身體配合將力量整合為從攻擊線釋放時,可以對攻擊線所對準的目標達成良好的破壞,換言之,截拳道不用將中線對準對手,也不限於攻擊對手的中線,只要是攻擊線上的目標,截拳道均能攻之並產生良好的打擊力,且由於不拘於防守或攻擊中線,所以可以靈活游移,伺機而打。
- Apr 03 Fri 2009 02:29
淺談振藩功夫擺樁與截拳道警戒式
李小龍的武術系統發展過程中,地域性的播遷是從西雅圖(1959)--奧克蘭(1964)--洛杉磯(1966),而理論與技術的演進則是由修改式詠春(西雅圖)--振藩功夫(奧克蘭)--截拳道(洛杉磯),而他武術教學生涯中(1959~1971,之後便回港發展其電影事業)透過道館或私人訓練教出了許多的學生被稱為第一代弟子)。現今,在眾多的第一代弟子中亦不乏有投入教學者,例如Dan Inosanto、Jerry Poteet、Ted wong等...,由於這些第一代弟子接受李小龍訓練的時期各有不同,影響所至,對李小龍武術系統的闡釋也就變得有所差異,若要舉個較為具體的例子,像中期的振藩功夫與末期的截拳道因李小龍在搏戰思維的轉變,使兩者理論與架構上就有著各自強調的面向,依照各自的理論與架構建構出不同的對戰體勢,於振藩功夫稱為擺樁(Bai-Jong),於截拳道稱為警戒式(On-Guard Position),以下就稍微敘述擺樁與警戒式的異同;
因為振藩功夫引用詠春拳的中線理論,在手部的攻防上仍講究守中用中,連消帶打的應用,此概念影響所及以前鋒手與後護手來論,擺樁將前鋒手與後護手的拳頭相當貼近於中線,使雙拳以致於手臂、肩膀形成一個楔形結構(wedge principle),雙拳恰好位於楔形的尖錐,在人體中線前方形成攻守的要塞,另外,為了構築楔形尖錐的結構強度,前鋒手的手肘距離肋骨大約一個拳頭寬,配合沈肩墜肘、含胸拔背形成肘抵力,用以強化前鋒手接手、架手時的結構;
且由於振藩功夫具有部分使用後腳技術,例如obliqued kick or run house kick,故而擺樁以一條在地面與中線垂直相交的想像線為依歸,將前腳的腳尖與後腳的腳跟分別置於該想像線的兩側(前後腳沒有重疊面積),前腳腳尖略偏向左側偏,後腳的腳尖則較為朝向前方(亦即從前後腳腳尖延伸而相交線段所夾的夾角較小),其下盤的站姿有丁點類似於詠春拳的站樁;
附圖一
1擺樁從中線(黃線)以拳頭、手臂、肩膀所構成的楔形原理
2前後腳位於想像線的兩側而無重疊面積
3兩腳腳尖較面向前方,方便施展後腳技術
附圖二
1看出擺樁講究拳頭、手臂、肩膀所構成的楔形原理(由一條兩拳頭上方所劃過的水平線與沿前鋒手手臂至手肘的斜線相交所構成)
2前鋒手手肘距離肋骨約保留一個拳頭寬,形成肘抵力
3兩腳腳尖較面向前方,方便施展後腳技術(前後腳腳尖延伸而相交線段所夾的夾角較小)
後原本截拳道進而將中線理論轉化為攻擊線理論,故警戒式前手與後手(基本上截拳道的前手與後手主要作用都是用來攻擊的,所以不再稱其為後護手)的拳頭並不貼近中線,相反的是各自從所屬的肩膀向前舉起,前手的食指會對準攻擊的目標,後手拳頭則貼近下巴,所以警戒式的雙拳以致手臂、肩膀不是一個楔形結構,前、後手近似兩條平行線,為的就是要讓後手在無前手的遮擋下使攻擊路線更為直接,相對於擺樁以手肘距離肋骨一個拳頭寬距離強化前鋒手接手、架手時的結構力,警戒式的前手反而較貼近肋骨側面,以較長的距離俾利前手爆發;
而由於截拳道鮮少使用(幾乎是不用了)後腳的技術,集中致力於前腳技術與步法效能的提升,故吸取了西洋劍的下盤結構與移動系統,若以一條在地面與中線垂直相交的想像線為依歸,原本截拳道的前腳腳尖貼於該想像線旁,而後腳的腳拱(arch)則壓在該想像線上,使前腳與後腳有部分面積重疊,前腳腳尖略偏向左側偏,後腳亦略向左側偏,(亦即前後腳腳尖延伸而相交線段所夾的夾角較大);
附圖三
1警戒式將中線理論轉化為攻擊線理論(前手拳頭位於下盤所虛擬出的攻擊線上),且前、後手在兩條平行線上,讓雙手的攻擊都更為直接
2前腳腳尖貼於該想像線旁,後腳的腳拱則壓在該想像線上,使前腳與後腳有部分面積重疊
3後腳腳尖較偏向側面,利於側向移動
附圖四
1食指的延長線是gun sight
2前手較貼近肋骨側面,以較長的距離俾利前手爆發
3後腳腳尖較偏向側面,利於側向移動(前後腳腳尖延伸而相交線段所夾的夾角較大)
上述比較是對擺樁與警戒式因理論而形成的結構差異做簡單說明,但擺樁與警戒式並非全然而異,在某種程度上,彼此仍有著相同的部分,例如強手在前、後腳墊起形成彈性動力、含胸拔背、收下顎等,而振藩功夫與截拳道在理論與技術上也存有諸如截擊、最短距離目標、攻擊五法等共通之處,可想而知,李小龍對截拳道的定義是簡單、直接、非傳統,但並不表示截拳道及警戒式就獨立的、特別的不同於李小龍過往的武技,因為傳統絕非死板、保守或淘汰的同義詞,「傳」字有傳襲、延續的意思,而傳統乃意味著過往的優點由我們的取捨而得以保存,並在與新的元素融合之後生成更適於現代的事物,以這個觀點回看李小龍所謂的非傳統,應該可以理解他並非在棄絕過往所學習或研究的武術,而是在以一種反面的口吻點出在他的武術系統中,從傳統國術與詠春拳的啟蒙,以致於拳擊和西洋劍諸多的他種武術研究,讓他在修練的過程中以既有的經驗為基礎,逐漸地成形原本截拳道的雛形,李小龍在武術的修行中,武術思維的轉變與技術的提升是一同隨時演進的,如果說「簡單直接的截擊(It can hit by itself)」是李小龍在個人武術修行中所悟出的一種理想理論,那麼原本截拳道就是他在武術修行中經過了修改式詠春、振藩功夫後逐漸為實現「簡單直接的截擊」這個理論所推演出的一個較佳的應用模組;
李小龍的武術系統歷時西雅圖(1959)--奧克蘭(1964)--洛杉磯(1966),經過了修改式詠春、振藩功夫與原本截拳道,在傳統與當代武術的幫助下研究出一個適合用於搏戰的理論與模組,構築了原本截拳道的框架,賦予了其武術系統一個靈魂與骨幹,而後黃錦銘師傅歷經了三十年的時間反芻與思考李小龍所留下的武術知識,為原本截拳道建立更周延的立論基礎、訓練方法與實用技術,圓滿其之血肉與神經,從1973年至現代,黃錦銘師傅承李小龍之先,對於身處銜接現代與未來的我們而言,則可依循著明確且可昭公信的指引接續李小龍武術系統(即原本截拳道)的演進,秉持如同黃錦銘師傅般的恆心毅力做有根據的思考與研究替未來築出啟後之路。
與在台灣的截拳道愛好者共勉之
附註:附圖一、二之照片利用自Jerry Poteet's Jeet Kune Do Secrets. Volume One
附圖三、四之照片利用自 Wing Chun Kung Fu/Jeet Kune DO A Comparison Vol.1